夏季天气炎热,为燃气爆炸事故创造了“有利”条件。每年的6、7、8月是燃气事故高发月份,而7月又是一年中燃气
事故量最高的月份,尤其需要重视。
有数据统计,2020年上半年燃气事故新闻237起,相关伤亡情况为:造成55人死
亡、373人受伤。237起事故中,室内燃气事故新闻149起,室外燃气事故新闻88起。上半年每月平均事故新闻数量近
40起。
燃气爆炸事故,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,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。
燃气爆炸,后果很严重!
居家用火,不论是液化石油气还是管道天然气,这两种燃料都具有易燃易爆的属性,一旦因设备老化、使用不当等因
素发生泄漏,在遇到明火的时候就极有可能发生爆炸。
而据资料显示,1个家用煤气罐爆炸的威力相当于150公斤TNT
炸药(3000颗手雷),这对于人的肉身来说是难以承受的。燃气爆炸一旦发生,对人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。
消防部门也曾做过专门实验:当燃气爆炸发生时,房屋屋顶会被瞬间掀翻,就连离实验地相隔十余米到30余米不同位置、紧
闭着的四扇厂房大门也被冲击波冲开,足见其威力之大。
如何避免燃气爆炸的发生
燃气泄漏是引发爆炸的重要原因,而导致燃气泄漏的因素则有很多。
有数据表明,在引发燃气泄漏的因素中,胶管问题占44%,如橡胶软管老化、
超期服役会出现变硬、变脆、开裂、脱落等现象,这是导致燃气泄漏的首要因素。此外,忘关或未完全关闭阀门这一
因素占比15%;更换或维修液化气罐操作不当导致泄漏,占比14%。还有一些案件没有明确披露事故原因,事故的跟踪
报道也很少,在燃气安全事故的统计、事故原因分析和披露环节,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。
那么,在日常生活中存在
哪些隐患,如何预防燃气泄漏呢?
1、注意通风
使用天然气、液化气烧水做饭时,尽量先把厨房门窗打开,或在炒菜
时打开排风扇,使空气得到流通,加大室内空气补给量,避免缺氧造成人员伤亡事故。
2、注意点火
在用电子灶点火时,一定要确认火点着后再离开,以免跑气,一定要做到“火等气”,即先划火,将火苗放到灶眼处,再打开灶具开
关,千万不能先开气后划火,那样做是极其危险的。
3、注意看守
使用灶具时,人不要远离,以免沸汤溢出扑灭或被
风吹灭火焰,同时还应告知儿童不要随意触碰燃器具开关,使用完毕,注意关好开关。长期外出,关闭燃气阀门。
4、注意检查
检查方法有如下几种:
刷试法:即用毛刷蘸肥皂水,刷燃气表具与管道接口和灶具软管连接处,看是否有
气泡,如有气泡说明有泄漏;
看:是用眼观察胶管是否老化。发现泄漏,应先将燃气阀门关闭,打开门窗通风换气,
燃气抓紧时间与燃气公司联系维修。
5、注意关火
一定要将旋钮关“到位”,如果不到位,弹簧不被弹起,虽然火焰
可能已熄灭,但仍有少量气体跑出来,这也是很不安全的。
万一遭遇燃气泄漏引发的爆炸事故,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呢?
爆炸后的应急措施
1、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上层,此时应向楼下逃去,直至到达安全地点。
2、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下层,且火和烟雾已封锁向下逃生的通道,应尽快往楼上逃生,楼顶平台是一个比较安全的
场所。
3、如果在向楼顶平台逃生的过程中,发现自己被火、烟追上且又封锁了向上的道路,此时应果断地改选横向
逃生路线,从另一层楼的走廊通道逃生,或退守到该层有利于逃避的房间内,寻求其他的自救方法。
4、退到相对较安全的卫生间内作短暂避难。被困者进入卫生间后应将门窗关紧,缝隙堵严,拧开所有的水龙头放水。特别是在浴缸
中不断放水,始终保持较高的水位,一方面便于取水泼浇门窗降温,另一方面火势发展到卫生间时,人还可以躺在浴
缸中暂时躲避。
5、千万不要为了逃生打开保护你的防盗门,因为走廊内也许是一片火海,开门后会进入自家来。要
把门缝用湿毛巾堵住。
6、逃生勿入电梯。发生火灾后,会因断电而造成电梯“卡壳”,这样逃生者如果进入电梯会
被困在电梯中,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;另外,电梯口直通大楼各层,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并极易形成“烟囱效应”
,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。
7、不可钻床底、衣橱、阁楼。切记不可钻到床底下、衣橱内、阁楼上
躲避火灾,而且又不易被消防人员发觉。
8、不可盲目跳楼。在得不到及时救援,又身居高层的情况下切不可盲目跳
楼,可用房间内的床单、被罩、窗帘等织物撕成能负重的布条连成绳索,系在窗户或阳台的构件上滑向楼下,也可利
用门窗、阳台、排水管等逃生自救。